致公黨市委會
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強廈門城市防洪排澇體系的建設,保障廈門水資源安全,在減少城市洪澇風險的同時,緩解廈門市水資源缺乏的現實問題。
一是完善廈門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制度。將快排末端治理的模式轉變為系統治理、上下統籌、集散結合、軟硬兼顧的新理念;通過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構建,實現開發前后水文特征基本不變;將“海綿城市”總體工作思路貫穿于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和管理全過程。要從項目立項、規劃管理、土地出讓和開發利用、建設管理等四個方面作出規范要求,包括:在項目立項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階段,應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的建設內容、規模、標準及技術參數等內容,確保通過項目實施達到規劃的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在項目規劃時,應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融入生態保護、四區劃定、水資源、水系湖泊布局、綠地系統、功能分區、環境保護、市政和交通基礎設施等規劃中系統考慮;在土地出讓和開發利用時,建設用地供地前應結合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約束性控制指標,明確單位面積控制容積、下沉式綠地率等低影響開發控制指標,作為建設用地開發建設的規劃和供地條件,在海綿城市示范區范圍內的公園、水系、綠地與廣場等用地,未經批準,不得改變用途;在建設管理時,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投入使用。
二是要強化政府各主要部門的職責分工。海綿城市建設列入我市重要議事日程,應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如,財政部門主要負責海綿城市建設財政資金的支持與管理;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在各層次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及具體建設項目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特別是示范區的海綿城市建設控制,監督雨水利用設施的運行管理;水利部門主要負責示范區內水系保護,河道清淤和生態駁岸改造工程,增強城市防洪能力;發展改革部門主要負責部分海綿城市項目立項工作;國土資源部門主要負責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平衡;氣象部門主要負責提供相關氣象資料,并做好氣象預報工作;試點區和各項目實施主體主要負責相關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通過大數據平臺,進一步整合各單位的資源,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科學決策參考。
三是要發揮科研單位和社會公眾的作用。依托本地相關技術力量,為我市海綿城市建設提供規劃設計、技術咨詢、模擬評估、效果監測等技術服務。同時發揮社會公眾的作用,政府向社會公眾做好宣傳,由社會公眾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的監督,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