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被譽為成都第二水源的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工程在崇州市文井江鎮正式開工。這意味著,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的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又向成都市民“邁進”了一大步。預計54個月后,這個成都新的“放心水缸”將建成,而成都的供水安全也即將迎來“雙保險”護航。
為何要建新的“放心水缸”?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工程將怎樣建?建成后將如何造福成都?……用數據說話,請權威解讀,昨日,記者在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工程開工儀式現場實地探訪, 采訪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成都市李家巖開發有限公司相關專家,多角度解讀對成都供水至關重要的李家巖水庫工程。
【為何建】
有效解決成都供水水源單一問題
成都第二水源護航城市供水安全
成都市是西南地區常住人口超過千萬人的特大中心城市,其中,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已超過600萬人。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口的迅速發展,全市需水量也在不斷增大。
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區全部依靠都江堰水利工程供水,存在供水水源單一、應急保障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一旦岷江上游(都江堰渠首以上)或供水渠道出現問題,城市供水將面臨巨大風險。
作為成都市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工程對于保障成都的供水安全至關重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天府新區的規劃建設,在充分考慮現有供水設施挖潛改造、節水和再生水利用等措施基礎上,我市需水量預測仍將剛性增長,供用水矛盾突出。”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我市中心城區及部分城鄉生活生產供水安全,提高區域供水保障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避免重大供水事故的發生,建設成都市第二水源工程十分必要。
而一直以來,李家巖水庫工程的具體選址也備受關注。
薄霧籠罩,青山掩映,在距離崇州市懷遠鎮境內青峰嶺大橋上游約1.3千米處,就是李家巖水庫工程壩址。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成都新的“放心水缸”的“缸口”。為何選擇在這里建設成都市第二水源?“這里與現有供水水源相對獨立,同時,按照相關規劃要求,開發第二水源需充分挖掘本地水資源潛能,通過調研論證,發現這里非常合適。”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怎樣建】
總庫容1.71億立方米
預計總工期54個月
這個對成都至關重要的“放心水缸”到底有多大體量?“李家巖水庫工程為大(Ⅱ)型水庫工程,工程開發任務以城鄉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著李家巖水庫施工總布置圖告訴記者,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發電和供水建筑物等,水庫正常蓄水位763米,最大壩高123米,總庫容1.71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4億立方米,應急備用庫容0.42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共1.8萬千瓦;可研階段靜態總投資49.64億元,預計總工期54個月。
李家巖水庫工程有哪些重要的建設時間節點?“我們目前正進行導流洞施工,預計明年11月份將進行工程截流,截流以后,大壩基礎開挖,2018年開始大壩填筑,2020年4月大壩下閘蓄水,同時,輸水管道工程同步完工,工程就將發揮效用,可以向成都城區供水。” 作為李家巖水庫工程項目法人,成都市興蓉集團下屬公司成都市李家巖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偉光為記者詳細介紹了李家巖水庫工程開工后的建設行動“時間表”。
縱觀整個施工安排,由于工期較長,工期將分為準備期、施工期和完建期。據介紹,工期準備期將完成導流泄洪洞及圍堰工程施工,同時進行場內公路建設、臨時房屋修建、風水電等輔企建設,完成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主體工程施工期將實施主河床截流,完成大壩、生態電站、溢洪道等工程建設。工程完建期將完成工程收尾及竣工驗收等工作。
【建成后】
為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
補充近108個錦城湖的城市供水水量
記者了解到,李家巖水庫建成后,能為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并為中心城區補水,這將有效提高中心城區應對供水安全事故風險能力。
談及應急水源,成都市民耳熟能詳的應該是磨兒潭水庫,但是目前承擔著應急水源職能的磨兒潭水庫只能保障成都市中心城區和都江堰市中心城區3到6天的基本生活用水量。如果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影響正常供水時,磨兒潭水庫只能解燃眉之急,一旦暴雨的時間再長一些,出現了不可預見因素,磨兒潭水庫也將無能為力。而李家巖水庫工程建成后,無疑為成都市民供水安全加上雙保險。
那么,李家巖水庫建成后將為成都帶來哪些具體的供水“福利”?據介紹,李家巖水庫工程建成后,年平均供水量27086萬立方米,其中可為成都市中心城區補水14356萬立方米。14356萬立方米是何概念?如果按照錦城湖133萬立方米的容積來算,李家巖水庫工程建成后可為成都中心城區補充近108個錦城湖的城市供水水量。